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牛皮藓和神经性皮炎有什么区分的方法?

已回复
性别:女 年龄:21岁

病情描述: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一年目前一般情况:四肢都有成片状藓 背部有一块 耳朵也有 严重瘙痒、脱皮病史:5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

用了很多治疗方法,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想得到什么帮助:

我看过好多医生,一般医生看一眼就说是牛皮藓,也有的说是神经性皮炎,还有次经过化验说是体藓,我真是被搞糊涂了!请问这几种情况治疗的方法是否一样呢,如果不一样,请问应该如何辨别我到底属于哪种病?

崔书冬
崔书冬 职称:医师
妇产科综合
向他提问已帮助用户:237        评价:0

问题分析:你的情况很可能是牛皮癣. 牛皮藓和神经性皮炎很容易区分. 能否发个照片看看? 银屑病是基因相关性疾病,一般患者所希望的所谓根治,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本病的治法很多,但大多只是以消除皮肤损害为目的,只有暂时效果,过后容易复发.不正确的治疗是银屑病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 虽然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并不是说银屑病不能治好。银屑病不仅能治好.也能减少复发.正确地用中药治疗效果好,复发较少,即使复发也比较轻,容易再治疗. 我的治疗方法是用中药内服,以消除内热,改善身体生理机能为基本目标,从内到外,是皮肤自然更新.不用外治法和物理疗法.也不用西药.一般2个月左右痊愈。缓解期延长很多,大多数患者多年不复发;即使复发也比较轻,很容易再治愈. 不正确的治疗会使病情复杂化,是复发和难治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选择医生更重要. 特别提醒: 银屑病患者应慎用和禁用的药物 1.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氢化考的松及各种激素药膏药水(肤轻松、皮炎平、皮康霜、氯氟舒松、乐肤液、恩肤霜、肤疾宁帖膏等含有激素的外用剂)。 这些药的临时效果好,许多医生也给病人推荐激素药,病人仍在前赴后继地使用激素药。但是副作用更大,由于过多使用激素类药物造成的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症等难治性银屑病病例已经很多。 2.免疫抑制剂,白血宁(氨喋呤、氨基喋呤、氨基叶酸)、氨甲喋呤(MTX)、羟基脲、乙亚胺(双酮嗪)、乙双吗啉、环孢素A(CyA)等,这类药物无选择性的杀伤细胞,大量地杀伤正常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并破坏肝细胞、骨髓细胞,引发肝硬化、肝癌、白血病等危及生命,并且是引起银屑病严重反弹和难治的原因之一。应该禁用! 3.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及中成药,应慎用。中医对银屑病的传统的认识是血热在银屑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银屑病患者确实有血热的表现,所以有用清热解毒、清热凉血药治疗的方法,并且此类药物使用早期有一定效果,造成有效的假象,但由于此种血热不是实热,不宜用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法治疗,更不能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则损伤正气,使银屑病难治化。

2013-10-23
向他提问已帮助用户:21        评价:0

问题分析:神经性皮炎: 病因 不明,似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有关,如精神神经因素(包括情绪波动、过度紧张、疲劳、睡眼不佳等),饮食(包括饮酒及辛辣食物)、胃肠功能障碍(包括消化不良、便秘)、内分泌失调以及毛织品、化纤衣服等刺激诱发瘙痒。 症状:可分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种 一.局限性神经性皮炎:90%以上好发于颈部,其次为肘、骶、眼睑、腘窝等处,首先感觉局部瘙痒,后出现集簇的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具光泽,复盖少量秕糠状鳞屑,进而丘疹互相融合成片,因痒常搔抓刺激皮肤渐增厚,形成苔藓样变,境界清楚,患处皮损周围常见抓痕,血痂。 二.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损表现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相似,但分布广泛,累及头、四肢躯干等处,陈发性剧痒,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由于经常搔抓可继发湿疹样改变或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等。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类似中医疕。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 尚不完全明确。目前亦未能用实验方法使动物或人发生本病。近年来大多认为遗传、代谢障碍,感染、免疫功能障碍等可能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季节变化、潮湿、精神创伤或手术等也可能诱发本病。 遗传:国外报告有族史者一般认为30%左右,国内资料约为10~17%.,关于遗传方式,有认为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不完全外显率,亦有认为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联遗传者。银屑病发病与种族似亦有关系,据报告,黑种人发病率低。 近年来发现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与银屑病明显相关。国外报道银屑病患者HLA-B13、HLA-B17抗原频率明显增高,但亦有报告银屑病患者HLA-B3、HLA-CL7、HLA-W6增高者。我国银屑病患者除HLA-B13、HLA-B17抗原比正常组明显增高外,HLA-BW35明显降低。目前均认为银屑病受多基因控制,同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 感染:临床上有些银屑病的发病和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等病有关。当应用抗生素或切除扁桃体后,银屑病可好转,特别是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亦有报告在患者受到链球菌感染后,银屑病可迅速恶化,抗链球菌“O”值亦增高,因而认为银屑病发病与链坏菌感染有关。有人主张本病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曾观察到对同时有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银屑病也可能因之缓解。有人证实在棘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代谢障碍:以往曾怀疑银屑病的发生与代谢、蛋白质代谢、糖代谢、维生素缺乏、硫及/或无机盐代谢等紊乱有关,但均未以肯定。近年来研究证明,银屑病表皮中cAMP(环磷腺苷)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表皮的含量,而cGMP(环鸟腺苷)则较高。后者有促进细胞增生作用,这样就使皮损的表皮细胞失去控制。 免疫功能紊乱: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单个核细胞的聚集,细胞因子和粘附因子的表达,以及被诱发的角朊细胞的过度增生是本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而有人相信,银屑病在实质上是一种免疫细胞性疾患。 除上述诸种因素外,其他如精神创伤、外伤或手术、寒冷、潮湿、血液流变学改变,以及与月经、妊娠、分娩、饮食等的关系,亦有不少报道,目前认为这些因素可能是促发诱因。 临床表现 银屑病可发于各种年龄,男女发病无大差异,初发年龄悬殊颇大,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者可达70~80岁,以15~45岁为最多,10岁以下较少见。 类型:一般分为四型,即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 (一)寻常性银屑病(psiasisvulgaris)临床多见。大多急性发病,扩延全身。原发疹为针帽头至扁豆大小的炎性丘疹或斑丘疹,呈特有的淡红色,境界明显,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周围有轻度红晕。剥除鳞屑可露出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除此膜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称为Auspitz征,相当于刮破的真皮乳头顶,此种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具有特征性。自觉有不程度瘙痒。皮疹可不断的扩大和增多,可表现各种形态,如点滴状,钱币状、花瓣状、地图状、少数可呈带状。亦可融合扩延甚广以至全身者。少数可有渗出湿润或形成蛎壳状,称为湿润或蛎壳状银屑病。 银屑病可发于全身各处,但好发于四肢伸侧特别是肘、膝部位。对称发生。其次亦常见于头皮、腰骶部。少数亦可见腋窝,腹股沟等皱襞部。掌跖、指(趾)甲及粘膜亦可被累。发于头皮者,常在疾病早期出现,皮损处界限清楚,鳞屑厚积,发成束状,但不脱发。皮损常沿发际呈带状。部分患者可由头皮开始先发生鳞屑斑,逐渐扩延至四肢或全身。皱襞部银屑病鳞屑较薄,境界分明,常因汗液浸渍及搔抓,表面出现湿疹样变。掌跖部银屑病少见,皮损为境界明显的棕黄色角质增殖斑,周围有红晕,鳞屑较厚,剥除后可见有杯状小凹窝。较易形成皲裂。 本病在经过中皮损始终保持干燥,除蛎壳状及发于皱襞者外,一般

2013-10-24
相关疾病
推荐医院
知名专家
  • 郑占才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中日友好医院
  • 钱文燕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中日友好医院
  • 尤立平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中日友好医院
  • 姚志远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皮肤科
    中日友好医院
免费向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牛皮藓和神经性皮炎有什么区分的方法?
采纳感言
对该回答的感言:
评价
*满意度:
*评论内容:
内容不少于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