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

我女儿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医生用...

已回复
性别:女 年龄:1岁

病情描述:

我女儿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医生用地塞米松和酚磺乙胺以及Vc注射液静点,请问长期使用地塞米松会有什么样的副作用?岁

曲璇
曲璇 职称: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老年病内科
向他提问已帮助用户:419        评价:0

问题分析:你好!首先祝你女儿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问题。以下均为转述,只作参考,不宜于临床治疗!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85%病例的血清和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其特点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脾脏无明显肿大。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根据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病程,ITP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急性型多见于儿童,男女发病率相近。慢性型较常见,以女性青年为多。急性型临床出血重。但往往呈自限性,或经积极治疗,常在数周内逐渐恢复或痊愈。少数病人可迁延半年左右,亦有发展为慢性者。慢性型出血症状一般较轻,但易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经治疗后病人可或痊愈或缓解,缓解时间长短不一,可数月或数年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什么?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有短暂的血小板减少。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引起ITP不是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而是有免疫机制参与;因为常在病毒感染后2~3周发病,且患者血清中大多数存在血小板表面包被抗体(PAIgG)增加,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细胞所破坏。急性型比慢性型抗体量更高,血小板破坏更多。有的病人同时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患者均半数母亲患有同样疾病;这些现象都支持ITP是免疫性疾病。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临床表现?本病以皮肤粘膜下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1.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出血严重。突发广泛的皮肤粘膜血点或成片瘀斑。甚至皮下血肿。常伴有鼻衄、牙龈出血等。胃肠和泌尿道出血可见便血及尿血。偶见结膜下、视网膜出血。少数患者同时伴有内脏或颅内出血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2.慢性型。多见于成人,病程为6个月以上。起病缓。出血症状轻,一般仅见皮肤瘀点或瘀斑反复发作性出现,或常见鼻衄、齿龈出血、结膜出血等其他出血倾向。女性患者可以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长期反复大量出血而引起贫血者,可出现低热、乏力、头昏、失眠及脾肿大等。3)如何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病史、皮肤黏膜出血症状,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PAIgG、M、A),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三大症状,肝、脾、淋巴结不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贫血者相似,但一般贫血较重,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减少,网织红细胞不高。骨髓红、粒系统生血功能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极难查见。2.急性白血病:ITP特别需与白细胞不增高的白血病鉴别,通过血涂片中可见各期幼稚白细胞及骨髓检查即可确诊。3.过敏性紫癜:为对称性出血斑丘疹,以下肢为多见,血小板不少,一般易于鉴别。4.红斑性狼疮:早期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怀疑时应检查抗核抗体及狼疮细胞(LEC)可助鉴别。5.Wisktt-Aldrich综合征:除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外,合并全身广泛湿疹并易于感染,血小板粘附性减低,对ADP、肾上腺素及胶原不发生凝集反应。属隐性遗传性疾病,男婴发病,多于1岁内死亡。6.Evans综合征:特点是同时发生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病情多严重,多数病人经激素或脾切除治疗有效。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于任何年龄,基本病理改变为嗜酸性栓塞小动脉,以前认为是血小板栓塞,后经荧光抗体检查证实为纤维蛋白栓塞。这种血管损害可发生在各个器官。临床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和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溶血较急者可发热,并有腹痛、恶心、腹泻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及其他神经系症状。网织红细胞增加,周围血象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血清抗人球蛋白试验一般阴性。可显示肾功能不良,如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酸中毒。预后严重,肾上腺皮质激素仅有暂时组合缓合作用。8.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细菌感染和病毒血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各种脾肿大疾病、骨髓受侵犯疾病、化学和药物过敏和中毒(药物可直接破坏血小板或抑制其功能,或与血浆成分合并,形成抗原复合物,继而产生抗体,再由抗原抗体发生过敏反应,破坏血小板。过敏反应开始时可见寒战、发热、头痛及呕吐等)、溶血性贫血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

2014-12-03
相关疾病
推荐医院
知名专家
  • 郑金刚主任医师
    内科,心血管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高焱莎主任医师
    内科,心血管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陈改玲副主任医师
    内科,心血管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周玉杰主任医师
    内科,心血管内科
    安贞医院
免费向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我女儿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医生用...
采纳感言
对该回答的感言:
评价
*满意度:
*评论内容:
内容不少于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