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眼科 > 视网膜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有哪些并发症飞蚊

已回复
性别:女 年龄:45岁

病情描述: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孙宇
孙宇 职称: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科
向他提问已帮助用户:209        评价:0

问题分析: 主要症状为中心视力下降,或某一部分视野缺损,但发病远不如动脉阻塞那样急剧和严重,一般尚可保留部分视力,在中央静脉阻塞后3~4个月,约5~20%的病人可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并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分为2种类型:(1)轻型:又称非缺血型、高渗透型或部分性阻塞。自觉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根据黄斑受损的程度,视力可以正常或轻度减退,视野正常或有轻度改变。(2)重型:又称缺血型、出血型或完全型阻塞。①早期:大多数病人有视物模糊、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视力降至手动,合并动脉阻塞者可降至仅有光感。②晚期:一般在发病6~12个月后进入晚期,视盘水肿消退,颜色恢复正常或变淡,其表面或边缘常有睫状视网膜侧支血管形成,呈环状或螺旋状,比较粗大;或有新生血管形成,呈卷丝状或花环状,比较细窄,有的可突入玻璃体内,在眼底飘浮。2.半侧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在视网膜血管发育过程中,玻璃体动脉经过胚裂进入视杯,至胚胎3个月时,动脉两侧出现2支静脉进入视神经,正常人在视盘之后的视神经内彼此汇合形成视网膜中央静脉。3.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分支静脉阻塞以颞侧支最常受累,占90%~93%,其中又以颞上支阻塞最多见,占62%~72%,鼻侧支阻塞极少,发病率在1.5%~3.0%。(1)早期:视力减退的状况根据压迫点位于静脉主干或小分支而有不同。阻塞位于主干和黄斑分支者,视力有不同程度减退,不供应黄斑的分支阻塞,视力可不受影响,视野有与视网膜受损区域相对应的改变。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常变细有硬化改变。(2)晚期:通常约在发病6个月以后出血逐渐吸收,水肿消退,视盘黄斑区出现星状或不规则形点状硬性渗出或黄斑颞侧有环状渗出,这种渗出吸收较慢。黄斑水肿消退,留下色素紊乱或囊样变性瘢痕。伴行动脉产生继发性硬化,管径变窄有白鞘伴随。根据典型的眼底改变,同时结合FFA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可以确定诊断。

2014-11-09
王江允
王江允 职称:主治医师
郑州第三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科
向他提问已帮助用户:221        评价:0

问题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两大类:第1类为黄斑部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前膜形成,黄斑瘢痕形成等,第2类为新生血管及其并发症,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增殖,机化膜形成,牵拉视网膜形成破孔和视网膜脱离,在以上并发症中以黄斑囊样水肿和新生血管最为常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也是致盲的眼底病之一。大多数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高粘度、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有密切关系。部分病人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心率不齐、眼压增高等均可成为本病诱因。治疗原是抗血栓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及镭射治疗。目前多数病人视力不能恢复,尤其缺血型患者,预后较差。70年代以来,对本病采用光凝治疗可减少出血、水肿,减少合并症等。一般在发病3个月后无治愈倾向者,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对视网膜的病变区进行镭射光凝,或许可保留部分残余视力,避免因继发新新生血管青光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全盲。目前普遍认为应对本病采取综合治疗,包括中药活血化瘀,其中镭射激光治疗较为普遍,对防止晚期继发青光眼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有较好效果。

2014-11-09
相关疾病
推荐医院
知名专家
  • 王卫副主任医师
    眼科,眼科
    中日友好医院
  • 邓辉副主任医师
    眼科,眼科
    中日友好医院
  • 李德姣副主任医师
    眼科,眼科
    中日友好医院
  • 李月华副主任医师
    眼科,眼科
    北京朝阳医院
免费向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视网膜静脉阻塞有哪些并发症飞蚊
采纳感言
对该回答的感言:
评价
*满意度:
*评论内容:
内容不少于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