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

岁半反胃,想吐1.9号

已回复
性别:男 年龄:4岁

病情描述:

岁半反胃,想吐1.9号

曾经的治疗情况:

暂未就症

想得到什么帮助:

急盼专家回复,是哪方面原因,应怎么治疗

王光强
王光强 职称:副主任医师
齐鲁医院青岛院区 呼吸内科
向他提问已帮助用户:436        评价:0

问题分析:幼儿呕吐的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消化道疾病急性胃肠炎,肠套叠,肠梗阻,肝炎,阑尾炎,胰腺炎等.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颅内感染,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均可发生呕吐,如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脑肿瘤,硬脑膜下出血等,但这种呕吐性质为喷射性呕吐.3,全身感染性疾病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遇到剌激容易发生过强反应,一些消化道外的感染性疾病在成人不会引起呕吐,但在小儿却容易发生呕吐,如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4,周期性呕吐这是一种反复发作,阵发性的呕吐.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好发于2-4岁的小儿,青春期前可自然停止发作.呕吐期间可无症状或体征,亦不能提示某一器官或系统有疾病.发作时呕吐频繁,呕吐物开始为吃下的食物,以后为胆汁与胃液,早期即出现酸中毒.本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情绪激动后发生.只要暂时禁食,及时静脉补液纠正体内代紊乱,呕吐即止.5,药物反应红霉素易引起胃部不适和呕吐,多动症小儿服用哌醋甲酯(利他林)也可出现恶心,呕吐.中医认为小儿呕吐的原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如乳食过量,恣食肥甘,生冷及难以消化之食物,乳食积滞胃中,引起呕吐.胃有积热:由于乳母喜嗜油煎,辛辣食品,乳汁蕴热,儿食母乳,以至积热于胃;较大儿童过食辛热之品,热积胃中;感受夏秋湿热,蕴于中焦,皆可致脾胃升降失职,导致胃气上逆而发生呕吐.脾胃虚寒:若乳母平时喜食寒凉生冷之品,乳汁寒薄,儿食其乳,脾胃受寒;亦可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寒,易受客寒;或小儿过食瓜果生冷,因冷生寒;或病程中过服苦寒攻伐之剂;或感受风寒之邪,..均可使寒凝中脘,中阳不运,胃失和降,寒邪上逆,发为呕吐.肝气犯胃:小儿亦有情志活动,如环境不适或所欲不遂,或遭受打骂等,均可产生情志怫郁,导致肝气不畅,横逆犯胃,气随上逆而致呕吐.跌仆惊恐:小儿发育未臻完善,神气怯弱,易受感触,如目睹异物,耳闻异声,突然跌仆,卒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以致气机逆乱,扰动肝气,肝胆不宁,致肝气横逆犯胃,气随上逆,肝胃不和,而致呕吐.

意见建议:处理:轻的呕吐对健康影响不大,无须治疗.重的呕吐不仅吐出大量水分,而且吐掉电解质,出现脱水和酸碱失衡的症状,必须作紧急处理.(1)禁食6~8小时.轻度或中度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多次少量服,多数病儿能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如不能纠正或患儿对“口服补液”不能耐受,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血生化检验进行静脉输液矫治.(2)治疗原发病.如为内科性呕吐,即应治疗原发病.如婴儿喂养不当,咽下大量气体,应在喂奶后将患儿俯在母亲肩上,拍背,使患儿打嗝,排出气体.(3)应当服用止吐药.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为吗丁啉,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4)再发性呕吐在禁食期间可少量多次饮凉开水或冰水,喝温水易引起呕吐.生活护理:对于爱呕吐的孩子应该如何预防和护理?注意饮食,宜定时定量,不宜太饱;食物宜新鲜,清洁;不要过食辛辣,炙烤和肥腻的食物.呕吐较轻者,可以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宜少量多次进食;呕吐较重者,暂予禁食.呕吐时宜令患儿侧卧,以防呕吐时呛入气管.给药时药液不要太热,服药宜缓,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必要时可服一口,停一息,然后再服.

2014-11-29
相关疾病
推荐医院
知名专家
  • 郑金刚主任医师
    内科,心血管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高焱莎主任医师
    内科,心血管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陈改玲副主任医师
    内科,心血管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周玉杰主任医师
    内科,心血管内科
    安贞医院
免费向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岁半反胃,想吐1.9号
采纳感言
对该回答的感言:
评价
*满意度:
*评论内容:
内容不少于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