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如何治疗肌无力

已回复
性别:女 年龄:35岁

病情描述:

眼睛下垂,第二天早上起床出现的症状,并且导致一天都在眨眼,请问这是肌无力的症状吗?如何判断肌无力?

沈向东
沈向东 职称: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小儿外科
向他提问已帮助用户:65        评价:0

问题分析:1.药物治疗: (1)抗胆碱脂酶类药物:如口服吡啶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 (2)极化液加新斯的明0.5-2.0mg,地塞米松5-15mg静滴1次/日,10-12次为一疗程. (3)免疫抑制剂:根据免疫功能情况分别应用:如①口服强的松.②静滴环磷酰胺.③硫唑嘌呤. 2.胸腺治疗:可考虑胸腺切除术,或钴60作放射源行胸腺放射治疗. 3.血液疗法:有条件时可使用血浆替换疗法. 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肉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痿证”的范围,“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辟”之称. 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外来损伤,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导致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肌无力.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研究出强肌康痿系列方剂,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该药可使萎缩,无力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

2014-12-18
康映泉
康映泉 职称:主治医师
福建省立医院 小儿外科
向他提问已帮助用户:66        评价:0

问题分析: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重症肌无力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病程呈慢性迁延性,缓解与恶化交替,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痊愈(即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和正常人一样能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并停止一切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 有的患者可有一个长时间的缓解期,但本病患者往往由于精神创伤,全身各种感染,过度劳累,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妇女月经期等等多种因素而复发或加重病情,因此,重症肌无力症状的反复性成为本病的特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了解引发症状反复的诱因,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积极治疗,从而避免或减少重症肌无力症状的反复. 症状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痛,镇静药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过度悲伤,生气,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妊娠或分娩等都可加重肌无力症状.某些抗生素,如粘菌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均有加重肌无力之作用,应当注意.若因感染或用药不当等引起全身肌无力,吞咽困难,喝水呛咳或伴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和诊治

2014-12-18
相关疾病
推荐医院
知名专家
  • 林江涛主任医师
    内科,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陈欣副主任医师
    内科,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詹庆元主任医师
    内科,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 苏楠主任医师
    内科,呼吸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免费向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中医如何治疗肌无力
采纳感言
对该回答的感言:
评价
*满意度:
*评论内容:
内容不少于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