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家庭常备

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Airdoc已经完成数百万张影像的识别

发布时间:2018-04-03 12:58:45  来源:   阅读:0

2018年3月27日,英伟达举行的GTC2018在美国加州圣何塞市召开。本次为期数天的大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人工智能从业者的广泛关注。在3月29日的日程中,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企业Airdoc的代表在25分钟的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及利用现状,来自中国顶级公立医院的眼科专家以案例的情势给听众描写了人工智能在医院临床中发挥作用的真实情况。

Airdoc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疗

来自上海长征医院眼科的李由教授作为专家代表出席本次大会,并详细讲授了人工智能在医院临床中的具体利用--即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帮助医生的平常工作。

2018年3月27日,英伟达举行的GTC2018在美国加州圣何塞市召开,吸引了各地的人工智能从业者的广泛关注。在3月29日的日程中,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企业Airdoc的代表在25分钟的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及利用现状。

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平均,大多数优良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中,很多偏僻地区缺少优良医疗资源。李由教授曾屡次跟随医疗队的支援活动走进高原、新疆和西藏等边远地区,那里不但缺少药品和医生,而且很多人到医院支援点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李教授曾去过的宁夏海北藏族自治区,有几位妇女双目失明,1辈子没有离开过大山。当地残联的工作人员花了3天时间骑马接他们来找李教授就诊,但是由于他们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间太长,已失去比较好的医治时机。

交通、环境和经济问题困扰了很多患者,仅仅靠医生支援活动没法有效解决问题。为了改良基层的就诊环境,长征医院和Airdoc合作研发了慢性病人工智能算法,医院专家在大量的视网膜图片上对病变部位进行逐1标注,每张图经过量名眼科专家交叉标注,这样训练出来的算法,其准确率和3甲专科医院的专业眼科医生的水平相当。

李由教授介绍到:“现在长征医院将Airdoc的算法部署在合作的众多基层医院,患者在基层医院拍摄了眼底照片以后,很快就可以在自己手机上收到人工智能判读和医生确认的筛查报告--不但能看到疾病辨认结果,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保存视网膜照片将来进行对照。”

浙江患者盛老先生就是在与长征医院合作确当地县医院,通过Airdoc人工智能慢性病辨认系统快速辨认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及时转诊到上海长征医院进行主动干预医治,现在他的视力已恢复得非常理想。

Airdoc人工智能社区慢病筛查

中国现有约1,200万糖网患者,他们可能面临早晚失明的危险,另有白内障患者超过1亿,40岁以上青光眼患者超940万。这些疾病致使平均每分钟就有1个人失明,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眼科医生数量有限,还有20%的县级医院由于没有眼科医生而没法设置眼科,失明不但成为1个巨大的社会问题,更是1个严峻的医疗困难。

为了解决基层慢病的筛查发现问题,Airdoc前后从多家国内外顶级医院搜集了百万张眼底照片,请多名眼科专家交叉标注,并且选择共同标注作为金标准。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其间英伟达强大的GPU为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算法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Airdoc研发成功的人工智能慢病筛查算法,可以自动辨认多种常见眼底疾病及糖尿病、高血压眼底病等全身慢病。在灵敏性和特异性等主要指标上,取得了和人类医生完全相当的结果。

Airdoc产品在中国已陆续利用在社区、医院、工厂、办公室和体检中心等地,给中老年人、慢病患者、白领员工和工厂工人等各种各样的人群做慢病筛查,覆盖了北京、上海、广东、新疆、海南、安徽等众多省市,2017年通过算法已完成对200万张医学影象的高效准确辨认。

于此同时,Airdoc提交了中国第1个医疗人工智能CFDA3的申请材料,鉴于Airdoc在医疗AI领域的贡献,公司被选为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常委单位。

Airdoc眼科产品经理EmmaXu说,“临床利用的成功是对1个产品的最高肯定,在过去3年间,从被质疑到被肯定已被利用,Airdoc的坚持得到了市场的肯定,我们1直希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像空气1样同等,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最优良的医疗服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