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家庭常备

科学家鉴别出白血病疗法中的新漏洞 有望开发出更为高效的白血病疗法

发布时间:2018-01-11 12:58:37  来源:   阅读:0

日前,1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意大利和奥地利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1种医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药物也许在特定的患者群体中其实不是那末有效。研究者指出,药物依鲁替尼也许其实不能有效杀灭表达黏附蛋白CD49d的肿瘤细胞,但将该药物同阻断CD49d激活的药物相结合也许就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进入淋巴器官。

CLL是1种成年人最多见的白血病,其主要特点就是癌变的B细胞会在患者的淋巴结、肝脏和脾脏中积累,药物依鲁替尼能通过抑制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将CLL细胞从患者的淋巴结中重新分配到机体中,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的1种关键激酶。BCR信号通路能以多种方式增进正常健康的B细胞生存和分化,其中就包括激活名为VLA⑷的粘附受体,在淋巴结中VLA⑷能够将B细胞吸附到其它支持性的细胞上,CD49d作为VLA⑷的1种亚单位,在几近40%的CLL患者机体中都高度表达,相比不表达CD49d的患者而言,表达CD49d的患者更趋向于预后较差,但目前研究人员其实不清楚VLA⑷在CLL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BCR信号能够激活表达CD49d的CLL细胞中的VLA⑷,从而增强细胞的粘附型,虽然依鲁替尼疗法能够损伤这些细胞中的BCR信号,但其依然没法完全抑制这些通路激活VLA⑷和增强细胞的粘附特性。研究人员对来自意大利和美国的不同CLL患者队列进行了分析,在所有3组患者中,表达较高水平CD49d的患者常常会对依鲁替尼反应降落,这类药物仿佛其实不太能将患者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替换到血液中从,从而就会下降淋巴结的收缩,从而缩短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研究者Zucchetto表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次级淋巴器官中表达VLA⑷的CLL细胞能够接受BCR介导的刺激,乃至在依鲁替尼存在的情况下也会激活VLA⑷的表达,这类激活就会增强组织位点中VLA⑷阳性CLL细胞的存留,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除依鲁替尼能靶向作用BTK外,BCR信号还能磷脂酰肌醇酯3激酶来继续发挥作用,研究者表示,同时抑制BTK和磷脂酰肌醇酯3激酶就可以完全阻断CLL细胞中VLA⑷的激活。

最后研究者Gattei说道,我们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开启依鲁替尼疗法时评估患者机体中CD49d的表达情况也许能够帮助鉴别出能从组合性疗法中获益的患者,这些组合性疗法能够完全阻断VLA⑷的激活和VLA⑷介导的白血病细胞的存留。

标签: